当前位置:首页 > 尼珠河 >正文

高三作文:执让守之秤,量人生之重

NiZhuHe NiZhuHe . 发布于 2025-06-09 22:06:33 10 浏览

执让守之秤,量人生之重

“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个人修养的外在彰显,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然而,“让”绝非无底线的迁就,它需要与坚守相互制衡,只有精准把握二者的尺度,才能在人生的天平上衡量出真正的价值。

“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是内心宽容与善良的外在体现。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着“让”的真谛。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的家人与邻居为宅基地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张英得知后,赋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见状,深感惭愧,同样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这一让,让出了邻里之间的和睦,让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让”还是一种高超的处世智慧,是在复杂人际关系中寻求和谐共处的艺术。在谈判中,双方若能在利益上适度让步,往往能达成共赢的局面。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各国之间通过平等协商、适度妥协,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这种“让”,并非软弱无能,而是以退为进,为实现更大的目标创造条件。

然而,“让”必须有明确的底线,坚守原则是我们不可动摇的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退让。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十九年,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守汉节,宁死不屈。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成为千古传颂的英雄。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坚决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会在小事上宽容待人,在大事上坚守原则。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要以大局为重,适度让步;在面对原则问题时,要坚定立场,毫不退缩。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智慧,用理智和冷静去判断,用真诚和善良去对待他人。

让我们以“让”为怀,以坚守为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新闻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尼珠河 NiZhuHe NiZhuHe ⋅ 1月前 (06-10)
NiZhuHe

NiZhuHe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