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红色热土上的乡村振兴典范
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红色热土上的乡村振兴典范
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广袤大地上,有一个被红色文化深深浸润的村庄——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这里不仅是曲靖市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地。三百户营村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迹、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麒麟区乃至云南省的一张亮丽名片。
红色文化浸润的活力乡村
革命遗迹中的红色记忆。三百户营村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一站。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经过曲靖,在三百户营村留下了宝贵的革命遗迹。红军过楼、红军街、红军井等历史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其中,红军过楼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临时指挥部,见证了红军将领们的运筹帷幄;红军街则保留了当年红军与村民鱼水情深的场景,墙上的红军标语依然清晰可辨,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三百户营村不仅是革命遗迹的所在地,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地。这里走出了曲靖籍第一名中共党员金耀曾、第一名女党员伏瑞贞,以及曲靖地区唯一的女红军叶琳。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近年来,村庄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成立了红色文化宣讲队,深入学校、企业、社区,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在麒麟区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
红色旅游引领乡村振兴。三百户营村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了乡村振兴的跨越式发展。村庄按照“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的原则,对老村进行了整体红色文化元素塑造,修复了部分老房子外墙,绘制了兼具知识性、历史性、纪念性的墙体壁画。同时,打造了红军广场、红旗雕塑、红色历史展览馆等红色文化展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红色旅游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让三百户营村焕发出全新的红色魅力。
历史沿革与村庄发展
红军长征途中的三百户营村。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长征途中经过三百户营村,这里成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一站。红军在村庄中宣传革命思想,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村民的广泛支持。红军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深深烙印在村民的心中,成为三百户营村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革命遗迹的保护与利用。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革命遗迹,三百户营村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对红军过楼、红军街等历史文物进行了修缮和保护,确保它们的历史风貌得以完整保存。另一方面,依托这些革命遗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让游客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乡村振兴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三百户营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村民们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三百户营村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红色文化村。
自然景观与乡村旅游
麒麟区的自然瑰宝。麒麟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麒麟水乡、克依黑景区等。这些自然景观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三百户营村作为麒麟区的一部分,也享有这些自然景观的辐射效应。游客在参观完红色文化遗迹后,还可以前往周边的自然景观游玩,体验麒麟区的自然之美。
三百户营村的乡村风貌。三百户营村不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还有着秀美的乡村风貌。村庄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民风淳朴。村民们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让游客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这种独特的乡村风貌,成为了三百户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
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三百户营村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实现了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游客在参观红色文化遗迹的同时,还可以体验乡村的田园风光、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也提高了旅游效益。三百户营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三百户营村的红色文化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参观红色文化遗迹、聆听红色故事,游客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这种教育意义不仅体现在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体现在对成年人的思想启迪中。三百户营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也能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红色文化展示馆的生动再现。为了更生动地再现革命历史场景,三百户营村打造了红色文化展示馆。展示馆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陈列等手段,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这种生动的再现方式,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让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红色文化宣讲队的社会影响。为了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三百户营村组建了红色文化宣讲队。宣讲队深入学校、企业、社区,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这种宣讲方式,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红色文化,也让红色文化成为了社会共识。三百户营村通过红色文化宣讲队,让红色文化在麒麟区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的最新成果
集体经济显著增长。近年来,三百户营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村庄还通过流转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旅居产业等方式,增加了集体经济的收入。据统计,三百户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不足10万”增长到2024年的“近50万”,实现了集体经济的显著增长。
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三百户营村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村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村庄还利用周边的自然景观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绿色旅游,进一步拓宽了旅游市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让三百户营村成为了麒麟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三百户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村庄对老村进行了整体红色文化元素塑造,修复了部分老房子外墙,绘制了墙体壁画。同时,村庄还加强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让三百户营村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
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这个被红色文化深深浸润的村庄,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在这里,你可以追寻红色足迹、感受乡村风情、体验自然之美。三百户营村用红色文化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成为了麒麟区乃至云南省的一张亮丽名片。
- 上一篇: 滇东明珠:罗平湾子水库的水韵华章
- 下一篇: 五月的麒麟:滇东明珠邀您共赴一场诗画之约
相关新闻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四个“世界之最”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风光与无数挑战——探秘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之旅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