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尼珠河 >正文

千年古道遗韵与山水人文新篇——探秘宣威杨柳可渡河城的独特魅力

NiZhuHe NiZhuHe . 发布于 2025-06-10 09:53:24 10 浏览

千年古道遗韵与山水人文新篇——探秘宣威杨柳可渡河城的独特魅力

 

宣威杨柳可渡河城,是一座镌刻千年历史的露天博物馆,更是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流动画卷。从古驿道的沧桑到山歌的悠扬,从摩崖石刻的厚重到乡村振兴的活力,这里以独特的历史厚度、生态温度、人文热度,向世界诠释着滇黔锁钥的永恒魅力。

一、千年古道:历史沉淀的时空见证

(一)秦开五尺道与南方丝绸之路的活化石

杨柳可渡河城自古为滇黔交通咽喉,秦始皇时期开通的五尺道在此蜿蜒,青石板路历经2000余年仍清晰可见,是南方丝绸之路保存最完整的路段之一。古驿道上的马蹄印痕与摩崖石刻诉说着商旅往来的繁华,明代重修的古驿道至今仍可攀行,行走其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马蹄声在耳畔回响。

(二)三国遗迹与诸葛文化的印记

相传诸葛亮南征时途经可渡,留下飞虹竚鹤石刻与诸葛大营遗址。现存古炮台、烽火台等军事遗迹,以及翠屏积雪”“桃溪泛锦等景观命名,均与三国文化紧密关联。其中,飞虹竚鹤四字隶书苍劲飘逸,刻于可渡河北岸峭壁,成为历史与文学交融的象征。

(三)明清关隘与摩崖石刻的文明密码

可渡关作为明清时期滇黔锁钥,南门关遗址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沿古驿道分布的摩崖石刻群堪称艺术瑰宝,如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八字阴刻于150米高崖,每字高达3米,气势恢宏;明代杨升庵题写的紫竹林”“披云崖等石刻,更是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见证。

二、山水画卷:自然馈赠的诗意栖居

(一)桃溪泛锦:桃源秘境的水墨丹青

春日可渡河畔,桃花随风飘落溪中,形成花在水中飘,水在花中流的奇观,史称桃溪泛锦。明代李文龙在此遍植桃林,清代民族资本家浦在廷赋诗赞其蟠桃栽哪里?花片泛溪中。如今虽桃林不再,但清泉飞瀑与摩崖题刻仍勾勒出世外桃源的意境。

(二)翠屏积雪:四季皆景的岩壁奇观

可渡河北岸的翠屏崖因白色砂岩在阳光下如积雪覆盖而得名。崖顶宝圆洞天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古寺,洞分三层,香火绵延数百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的庙会期间,香客云集,与自然奇观共构人文与地理的和谐画卷。

(三)三股水:自然交响的生态乐章

三股清泉从山间奔涌而下,汇成轰鸣如雷的瀑布,撞击巨石卷起千堆雪浪。溪水清澈见底,水草摇曳,古树参天,形成倒洒金钱的飞瀑奇景。此地现开发为生态休闲区,游客可露营、烧烤,感受林涛声声伴鸟鸣的野趣。

三、人文活态:民族交融的烟火乐章

(一)山歌之乡:流淌千年的民间韵律

杨柳乡被誉为中国山歌之乡,山歌文化传承数百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山歌节,村民聚集草坪、林间对唱,歌词幽默质朴,展现乌蒙山民的智慧与热情。2023年举办的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更将山歌与非遗展演结合,吸引数万游客共赏民族艺术。

(二)赶乡街:乡村振兴的烟火盛宴

每逢农历二、六,可渡村赶乡街集市人声鼎沸。100多个摊位涵盖土特产、非遗美食、竹编手工艺品,如杨柳黄粑(非遗)、西泽竹编(省级非遗)等。摊主徐柳娥以古法制作黄粑,年售数千斤;竹艺坊展售上百种创新竹器,非遗传承人尹德飞通过体验工坊推动技艺传承。

(三)文旅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荣

近年宣威市以火腿+文旅为引擎,打造火石盆火腿庄园等新业态,游客可体验火腿古法腌制、入住田园民宿。2025年春节期间,杨柳可渡接待游客超(二)6万人次,同比增长2(三)4%。同时,永安村3000亩玫瑰花海、戈平火腿庄园等农旅融合项目,带动400余村民人均月增收1500元,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来此一游,不仅是穿越时空的旅行,更是心灵与文化的深度对话

相关新闻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尼珠河 NiZhuHe NiZhuHe ⋅ 1月前 (06-10)
NiZhuHe

NiZhuHe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