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尼珠河 >正文

乌蒙文脉·耕读世家:曲靖中所村的古今交响

NiZhuHe NiZhuHe . 发布于 2025-06-10 09:54:32 9 浏览

乌蒙文脉·耕读世家:曲靖中所村的古今交响

​​文武双举的传奇印记​​

​​科举巅峰:一门双璧耀滇东​​

武举人张登元:清道光二年(1822年)高中武举,授兵部尚书衔,其宅院融合西洋拱门与中式碉楼,石门雕刻"百忍堂"家训,见证"文能提笔、武能安邦"的家风传承。

文举人张成元:同科中举的胞弟以"清和世第"为志,宅院雕梁画栋存留至今,两座四合院与碉楼群构成"文武双院"奇观,被誉为"滇东第一家"

科举群像:村内现存27名明清功名人士记载,功名碑林刻录张登元"例授武略骑尉"圣旨,碑文暗藏麒麟祥瑞纹样,成为滇东科举文化活化石。

​​建筑密码:中西合璧的军事智慧​​

碉楼迷宫:张氏碉楼以红砂岩筑拱形石门,内置射击孔与木质雕花供桌,二楼暗藏"青龙白虎"方位布局,2023年入选"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名录。

屯堡遗风:作为明代滇黔古驿军事要塞,村内现存烽火台遗址与堡子民居,墙体厚达80厘米,2019年考古发现洪武年间火铳残件,实证"高筑墙、广积粮"的边陲防御体系。

三坊一照壁:11栋清代四合院严格遵循"东高西低、背山面水"风水格局,悬山屋顶灰瓦翘角与夯土墙相映,2024年修缮工程采用"修旧如旧"工艺,还原"三重天井"格局。

​​文脉活化:数字赋能的乡愁记忆​​

•VR科举体验:2024年建成"云上乡贤馆",游客佩戴VR设备可"参与"清代乡试,AI生成个性化八股文答卷,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超3万人次。

功名碑数字化:通过3D扫描技术复原32块明清功名碑,建立"滇东科举数据库",联合曲靖师院开展"碑刻拓片研习营",出版《中所村科举文化考》。

非遗新演绎:滇剧《举人赶考》融入摇滚元素,彝族烟盒舞改编现代舞剧2025年元宵节首演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超50万人。

​​新乡贤引领的文明密码​​

​​智囊团治村:乡贤会的创新实践​​

项目引擎:2024年乡贤会推动落地5个亿元级项目,包括730万元"四位一体"农田水利工程,引入"农超对接"模式助村民段国苍年增收8万元。

移风易俗:乡贤周云昌牵头修订《村规民约》,将婚宴标准从800/桌降至300元,年节约开支超20万元,经验入选农业农村部《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决策智库:组建"银发智囊团"12名退休教师、退伍军人参与17项村务决策,调解土地纠纷37起,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家风长廊:传统美德的现代表达​​

孝道示范:村民周云坤20年照料患病母亲事迹刻入"孝道榜",带动全村评选"好媳妇""好公婆"2025年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家训转化:将"男不赌不盗,女守妇道"等古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举人村三字经》,纳入中小学乡土教材。

道德银行:推行积分制管理,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葡萄采摘券,2024年累计发放积分超10万分,村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

​​文艺轻骑兵:政策宣讲的创新表达​​

方言快板:自编《二十大精神顺口溜》用方言演绎,网络点击量突破50万次,村民李桂芬说:"听得懂、记得住、能践行。"

沉浸式展演:原创剧目《碉楼春秋》采用"剧中剧"形式,演员在老宅实景演出,2023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获省级文旅创新奖。

数字展馆:抖音账号"举人村故事"发布VR导览视频,粉丝量达18万,网友留言:"在这里看见了中国乡村的根与魂。"

​​农旅融合的"中所模式"​​

​​葡萄传奇:甜蜜产业的升级之路​​

品牌突围:"红美珠"葡萄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5年种植面积达3000亩,引入智能分拣系统使分级效率提升40%,开发葡萄酒、葡萄汁等衍生品。

联农带农:合作社采取"保底收购+分红"模式,带动300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村民段国苍承包10亩大棚年收入突破15万元。

节庆经济:每年举办"举人葡萄节",推出"葡萄仙子"评选、采摘体验等活动,2024年吸引游客12万人次,带动消费超800万元。

​​凤来栖样本:乡贤经济的生动实践​​

生态农庄:乡贤投资2000万元打造的凤来栖庄园,集采摘、民宿、研学于一体,2024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推出"举人宴"餐日均翻台3次。

就业带动:庄园常年聘用周边村民30人,人均月收入3500元,开发"荷叶鸡""煨火腿"等特色菜品,成为曲靖周边游爆款。

康养规划: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草药膳"项目,计划2025年建成森林木屋群,预计年接待康养游客超5万人次。

​​数字田园:智慧农业的标杆示范​​

•5G赋能:建成数字乡村指挥中心,土壤墒情实时监测覆盖3000亩农田,无人机植保率达80%,农业综合效益提升25%

远程医疗:"云上中医阁"连接北京专家资源,村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诊疗服务,2024年问诊量达2万人次。

低碳生活:安装智能路灯与环境监测设备,构建"24小时乡村管家"系统,获评"云南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

​​唯一性:文武双举的西南孤本​​

全国唯一现存"武举人碉楼+文举人故居"完整院落的村落,建筑群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2023年单日接待游客峰值突破8000人次。

​​活态性:延续百年的耕读传统​​

自明代起保持"耕读传家"传统,2024年恢复"开笔礼""成人礼"等古礼,张氏后人开设"文武书院"教授国学与武术,学员覆盖滇东五县。

​​交融性:中原与边地的美学交响​​

建筑呈现"半屋江南雪,一卷西域尘"的独特风格,碉楼拱门镌刻西洋卷草纹,内饰却是中式雕花格子窗,被誉为"滇东建筑博物馆"

从科举辉煌到数字田园,从屯兵要塞到生态桃源,曲靖中所村以"文脉为魂、生态为基、乡贤为媒",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华章。当晨曦穿透碉楼的西洋石门,暮色浸染葡萄架下的青砖小径,这座镶嵌在南盘江畔的古村,正以独特的文化密码,诠释着传统与现代共生的东方智慧。来此,可触摸六百年科举的厚重,可感受新时代乡村的蓬勃,更可见证一个民族对"诗与远方"的永恒追寻。

相关新闻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尼珠河 NiZhuHe NiZhuHe ⋅ 1月前 (06-10)
NiZhuHe

NiZhuHe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