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尼珠河 >正文

沾益区西平街道九龙社区:山水相依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NiZhuHe NiZhuHe . 发布于 2025-06-10 09:57:15 14 浏览

沾益区西平街道九龙社区:山水相依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云南高原的腹地,有一片被绿水青山环绕的田园秘境,这里既有农耕文明的厚重底蕴,又有现代乡村的活力脉动;既有诗意栖居的自然风光,又有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它就是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九龙社区——一个以山水相依、湖洞相连、田园相间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样板。近年来,九龙社区通过深挖文化内涵、整合生态资源、创新旅游业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游客心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目的地。

从城郊村到城乡融合发展样板

一是红色记忆铸魂,边纵精神代代传。九龙社区的历史可追溯至滇东北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1948年,边纵第六支队曾在九龙山阻击战中与国民党军队激烈交锋,留下了九龙山阻击战纪念碑这一红色地标。如今,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课堂。每年清明节,社区组织青少年开展重走红军路徒步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九龙社区还联合当地学校打造了红色故事讲解员培育计划,让年轻一代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二是二十四节气活化,农耕文化焕新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九龙社区将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在社区农事体验馆内,游客可通过互动装置了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智慧,还能亲手参与插秧、收割、制作传统农具等活动。例如,在立春时节,社区举办开犁仪式,邀请非遗传承人演示古法播种技艺;而在谷雨期间,则推出茶艺研学营,教授采茶、炒茶、品茶的传统流程。这种节气+农事的模式,既保护了农耕文化遗产,又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灵魂。

三是民俗节庆盛宴,传统文化现活力。九龙社区将传统节日转化为文化IP,打造出一系列极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端午节期间,粽香情浓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家庭参与包粽子比赛,而诗歌朗诵会则以声韵之美传递家国情怀;火把节时,社区广场燃起篝火,彝族歌舞与现代灯光秀交织,形成古今对话的独特场景。2024年五一假期推出的乡村音乐节更是火爆出圈,游客既能感受柴火鸡的烟火气,也能在星空下聆听民谣歌手的动人旋律,真正实现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

绿美乡村的生态密码

一是四旁绿化增彩,庭院经济撬动生态红利。九龙社区以绿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将边角地、空闲宅基地转化为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通过宜树则树、宜花则花的科学规划,社区累计种植乡土树种265棵,改造闲置地1150平方米,并推广果树进庭院行动。村民李大姐家中院落种满石榴、柿子,不仅美化环境,还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特色水果增收万元。如今,九龙社区已形成户均两亩果、家家有花园的格局,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是水资源智慧利用,湖洞相连润万物。九龙社区地处珠江源头,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社区通过建设生态坝米田园、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将天然水系与农业灌溉巧妙结合。例如,在九孔桥肆野林涧景区,清澈的溪流穿行于草莓采摘园和烧烤区之间,既满足游客亲水需求,又为农作物提供天然灌溉。此外,社区还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时调控水质与水量,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2023年,九龙社区被授予省级森林乡村称号,成为云南绿色发展的典范。

三是四季花海不谢,从油菜花田到樱花经济。每年春天,九龙社区的600亩油菜花田与白墙灰瓦的民居构成一幅绝美画卷,列车穿越花海的打卡点更是引爆社交媒体。但九龙的浪漫不止于此:20253月,马龙樱花谷的400亩樱花盛开,社区联动举办四季花海旅游消费周,从樱花到绣球、玫瑰、荷花,形成全年有花、季季有景的产业链。游客不仅能赏花,还能参与插画工作坊、花卉摄影大赛等活动,推动花经济花文化升级。

家门口的共富路径

一是“1+5+X”模式,激活沉睡资源。九龙社区创新提出“1个九龙印象休闲度假区+5大功能分区+X个单体业态的发展模式。其中,生态采摘园、农耕体验园、花园景观烧烤区等核心项目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例如,草莓采摘园采用认养制,游客可通过线上平台预约种植地块,收获时由社区统一配送;而慢生活体验区则融合康养医疗、手工作坊等功能,吸引城市居民周末短途度假。2024年,该模式带动社区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直接创收破亿元。

二是庭院经济赋能,小家庭变身大产业。九龙社区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开发特色民宿、农家乐或手工艺作坊。农家乐老板蒋兴明便是受益者之一,他将自家三层小楼改造成兼具餐饮与住宿的乡村驿站,年收入达20万元。社区还推出星级评定制度,对卫生、服务、菜品进行考核,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目前,九龙已有30余家精品民宿获五星认证,形成一宿一故事、一家一风景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三是科技赋能农业:美人椒点亮致富路。在天生坝下村,百亩美人椒种植基地成为产业振兴的标杆。社区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党支部统筹协调土地流转,引进企业负责技术培训,合作社统一收购产品。每亩辣椒纯收入可达3000元,远高于玉米种植收益。更令人欣喜的是,种植基地优先雇佣50岁以上劳动力,仅此一项便为村民每月增收2000元。2023年,九龙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二是5万元,真正实现土地生金、农民增收

今天的九龙社区,既是云南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样本。从红色文化到绿色生态,从传统农耕到现代旅游,这片土地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变革。未来,随着农产品直供、乡村民宿开发等项目的落地,九龙将继续书写强村富民的新篇章,让更多人在这里找到诗与远方的交汇点。正如社区党委书记许锐所说:我们不仅要留住青山绿水,更要让村民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这或许正是九龙社区最打动人心的独特魅力。

相关新闻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尼珠河 NiZhuHe NiZhuHe ⋅ 1月前 (06-10)
NiZhuHe

NiZhuHe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