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桂芳巷10号院:革命火种的孕育之地
麒麟区桂芳巷10号院:革命火种的孕育之地
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有一处看似普通却又蕴含着深厚革命历史底蕴的院落——桂芳巷10号院。这里,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为曲靖中心县委机关所在地,见证了滇东北地区革命力量的重要集结与发展,其承载的历史意义与独特的价值,历经岁月沉淀,依然熠熠生辉。
早期党组织的萌芽与成长
1926年10月,在昆明这片充满思想激荡的土地上,经中共广东区委批准,中共云南省特别支部宣告成立,云南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就此诞生。彼时的云南,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开始有了共产主义火种的播撒。仅仅半年之后,革命的火种便迅速燃至曲靖。1927年3月,中共曲靖特别支部在曲靖应运而生,这是曲靖地区首个中共党组织,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曲靖地区的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当地革命斗争点亮了希望之光。
滇东北第一次党代会的历史性召开
时间的车轮滚滚前行,来到1928年3月。彼时,全国革命形势风云变幻,云南的革命活动也在艰难中探索前行。为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加强滇东北地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滇东北第一次党代会在曲靖城桂芳巷10号院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意义重大。会议决定将中共曲靖特别支部与会泽、宣威、沾益、马龙等县的党组织进行合并,正式成立中共曲靖中心县委。
这一决策,犹如一阵强劲的东风,推动了滇东北地区革命力量的整合与凝聚。当时的参会人员虽未明确记载,但可以想象,来自曲靖及周边县的党组织代表们齐聚于此,他们怀揣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共同商讨滇东北地区的革命发展大计。会议期间,代表们就滇东北地区的革命形势、斗争策略、组织发展等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为当地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使得滇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有了更为稳固的领导核心。
历史的遗珍
历经岁月沧桑,桂芳巷10号院如今已成为曲靖市麒麟区现存且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这处建筑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为人们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见证。
建筑风貌与格局。桂芳巷10号院为典型的明清时期滇东北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主体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顶,门窗雕花精美,花窗上雕刻着寓意吉祥的图案,虽历经岁月洗礼,仍能看出当时的工艺之精巧。院内分为前后两进,前院是接待和开展活动的空间,后院为居住区域。厢房环绕,天井居中,布局紧凑而合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天井内的青石板地面,虽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却愈发显得古朴而厚重,仿佛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墙体以夯土和青砖混合砌筑,夯土墙的肌理清晰可见,展现出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2019年,桂芳巷10号院被麒麟区命名为第一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这一荣誉的赋予,使得它在传承红色基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为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当地对院落进行了精心修缮与合理规划。
在陈列室中,陈列着30余件滇东北革命斗争文物,包括1928年会议文件的复制品、红军使用过的马灯、梭镖等实物。这些文物虽历经岁月,却依然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精神,吸引着众多参观者驻足凝视,让人们在实物的触摸中感受历史的脉动。同时,基地还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情景党课《1928:桂芳巷的星火》,通过生动的表演,再现当年党代会召开的场景,让党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定信念、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激情岁月;红色剧本杀《破晓》,则以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年轻一代在游戏中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还有少先队“重走革命路”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实地探访中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周边环境与交通便利性。桂芳巷10号院位于曲靖老城核心区,周边历史文化氛围浓厚。2015年曲靖老城改造中,该院落周边200米范围内保留了原真性历史街巷格局,邻近明清时期曲靖府文庙(现麒麟区第一中学)、江西会馆等历史建筑,这片区域宛如一座活态的历史博物馆,讲述着曲靖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交通方面,桂芳巷附近有多个公交站点,多条公交线路穿行而过,为市民和游客前往参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桂芳巷10号院作为滇东北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不可估量。
革命领导核心的建立与发展。中共曲靖中心县委的成立,使得滇东北地区有了统一的革命领导核心。从1928年成立到1930年,中心县委下辖曲靖、会泽、宣威等7个县的党组织,党员人数达200余人,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在这一核心的引领下,滇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如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革命活动的蓬勃开展。以桂芳巷10号院为中心,曲靖中心县委领导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革命活动。1930年,中心县委在曲靖城郊组织农民暴动,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直击当地封建势力的核心,有力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根基,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掀起了革命的浪潮,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和斗争意识;同时,还组织工人罢工,为工人阶级争取合法权益,推动工人运动的兴起;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唤起民众的爱国意识,凝聚起抵御外敌入侵的强大合力。这些革命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得滇东北地区的革命形势不断高涨,为云南乃至全国的革命斗争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神传承的永恒火炬。桂芳巷10号院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在岁月长河中传承不息。在这里,革命先辈们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团结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党史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宣传,这些精神跨越时空,深深融入到当地人民的精神血脉之中,也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如今,桂芳巷10号院在岁月的洗礼下更显庄重与神圣。它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红色桥梁,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辈,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相关新闻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四个“世界之最”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风光与无数挑战——探秘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之旅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