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首个党支部的创建与革命征程
曲靖首个党支部的创建与革命征程
1927年的滇东大地,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在会泽县城的街巷深处,一群以教书先生身份为掩护的革命者,用马列主义的火种点燃了曲靖地区的红色曙光。这个由陈祖武、蒋开榜等人创建的中共会泽支部,不仅是曲靖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更如星火燎原般照亮了滇东的革命征程。
革命火种的播撒(1926-1927)
1926年北伐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云南革命形势风起云涌。7月,中共党员李国柱在昆明组建云南共青团特别支部,同年9月派李少竹以省林务专员身份赴会泽开展工作。在会泽中学堂(今会泽一中),李少竹秘密发展团员,组建青年努力会,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传入滇东。
1927年3月1日,中共云南特委成立,革命力量加速整合。7月,受特委委派的陈祖武再次踏上会泽土地。这位曾参与组建昆明共青团支部的革命者,以会泽中学教员身份为掩护,在短短数月内发展蒋开榜、刘文明等12名进步师生入党。1927年12月,经云南特委批准,中共会泽支部正式成立,陈祖武任书记,机关驻地设在会泽县城西郊的福建会馆。
会泽支部的革命实践
这个仅有12名党员的基层组织,却展现出惊人的组织能量。支部建立后立即着手三项重点工作:
教育阵地建设。在会泽中学、女子师范开设"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列为必读书目。至1928年春,发展教员党员7人,学生党员23人,形成覆盖县城主要学校的组织网络。
武装力量筹备。1929年6月,支部扩建为中共东川(会泽)特别支部,蒋开榜接任书记。特支秘密组建"云南救贫义勇军第一师",下设8个路军,会泽为第二路军,蒋开榜兼任司令。这支2000余人的武装力量以"打土豪、分田地"为号召,在滇东北山区开展游击斗争。
工农运动结合。特支将党员分成12个工作组,深入矿区、农村。在者海煤矿,党员以"识字班"名义组织矿工夜校,传播革命思想;在乐业乡,工作组帮助农民成立"耕者有其田社",开展减租斗争。至1930年,会泽支部领导下的农协会员达3700余人。
蒋开榜的革命人生
作为曲靖本土发展的首位共产党员,蒋开榜的人生轨迹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这位出身小商贩家庭的青年,1926年考入会泽中学后即投身革命。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革命者当以头颅换取真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开榜率部改称"云南反日义勇民军第一师",在滇黔边境开展抗日宣传。1933年10月,因叛徒出卖,蒋开榜在昆明被捕。在狱中,敌人施以"坐老虎凳""钉竹签"等酷刑,他始终坚称:"我是共产党员,但不知道什么党的机密。"1934年4月,蒋开榜与战友刘文明在昆明北校场英勇就义,年仅26岁。
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
会泽支部的革命实践,为曲靖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28年初,云南临时省委派胡佩到曲靖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发展陈昌郁等40余名师生入党,建立省三师党支部。至1929年底,曲靖地区已建立7个基层支部,党员人数达137人。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曲靖党组织领导了陆良武装暴动、沾益游击战争等重大斗争。抗战时期,桂涛声在太行山创作《在太行山上》时,曲靖籍党员徐文烈正率部转战晋东南。解放战争中,滇桂黔边纵队第二支队在曲靖地区发展至8000余人,配合南下野战军解放12个县。
历史回响与现实启示
9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访会泽县城的福建会馆,那座见证过无数秘密会议的建筑依然矗立。展柜里泛黄的《会泽青年》创刊号,记录着当年革命者的豪情壮志;墙上的武装暴动路线图,标注着2000余名革命志士的奋斗足迹。
曲靖首个党支部的历史启示我们:革命理想高于天。从12名党员的星星之火,到滇东大地处处飘扬的红色旗帜,历史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开创革命事业的新局面。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这种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财富,仍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 上一篇: 滇中猛虎张汝骥:从马帮少年到末路枭雄的传奇人生
- 下一篇: 伏瑞贞:滇东红土地上的巾帼忠魂
相关新闻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四个“世界之最”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风光与无数挑战——探秘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之旅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