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尼珠河 >正文

龙潭英烈魂归处:会泽红色丰碑的时空交响

NiZhuHe NiZhuHe . 发布于 2025-06-10 10:15:19 13 浏览

龙潭英烈魂归处:会泽红色丰碑的时空交响

 

革命火种的传承地

早期革命斗争的先驱。龙潭烈士陵园的核心纪念对象蒋开榜、刘文明两位烈士,是会泽早期中共地下党的核心人物。1926年至1933年间,他们在会泽秘密组织革命活动,成立云南救贫义勇军第一师,发展武装力量,甚至动员2000余人准备起义。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其事迹被镌刻在陵园纪念碑与墓碑中,成为云南早期革命斗争的缩影。他们的妻子杨氏与赵氏亦长眠于此,展现革命家庭的牺牲精神,为陵园注入了深厚的人文情感。

红军长征的扩红圣地。1935430日,红九军团攻占会泽县城,并于53日召开扩红动员大会,千余名会泽青年踊跃参军,创下长征路上扩红第一县的壮举。陵园内安葬的8位老红军,如黄兴顺、王定国等,正是当年响应号召的青年代表。如今,陵园通过重走红军扩征路等沉浸式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徒步中感受革命精神,将历史记忆转化为生动课堂。

解放战争中的生死较量。1948年,金绍清、祖万忠等发起火红桥边与马路尖山反蒋起义,揭开会泽解放序幕。陵园内长眠的322位烈士中,既有战场捐躯的战士,也有掩护群众转移的地下工作者。2025年新增的援越抗美烈士专区,以地形高低区分不同时期牺牲者,强化历史层次感。这些事迹共同铸就了会泽铁血之城的称号,成为滇东北革命史的活态见证。

山水与人文的交融

饮虹山巅的天地正气。陵园选址于饮虹山半山腰,山势如奔马挟云,俯瞰县城,暗合山河护忠骨的意象。汉白玉纪念碑以烽火台造型矗立,300余块石砖拼凑的烈士名录墙如星辰散落,与山体轮廓融为一体。2025年启动的龙潭生态湿地工程,将在此打造水生植物园,让红军长征时饮马的清泉继续滋养这片红色热土。

四季轮回的缅怀仪式。陵园的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呈现不同风貌:春季杜鹃花径如红毯铺展,象征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革命道路;秋季银杏大道金叶纷飞,仿佛在诉说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悲壮史诗。特别设立的清明祭扫专线巴士,车身喷绘烈士事迹彩绘,成为流动的红色教育载体。

星空下的红色记忆。2025年全新推出的夜游陵园项目,利用光影技术在纪念碑表面投射《会泽革命简史》动态画卷。当夜幕降临,北斗七星与碑顶红星遥相辉映,参观者在星空下重温入党誓词,体验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这种将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结合的设计,使陵园成为兼具庄重与诗意的纪念圣地。

红色文化的创新实践

教育基地的沉浸式革新。陵园引入沉浸式讲解模式,通过VR还原勺冲角围剿战场景,声光设备模拟起义号角,让参观者身临其境。2024年清明,当地学校联合开展重走红军扩征路活动,学生从水城扩红旧址徒步至陵园,沿途学习党史知识。此外,云祭扫平台实现远程献花、留言实时投屏功能,2025年统计显示,陵园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本地餐饮、住宿业增长15%

民间守护的全民参与。1951年陵园建成起,会泽中小学每年组织英烈故事宣讲团,由学生担任志愿讲解员。2022年,退伍军人群体自发组建墓碑清洁队,每月定期擦洗石碑。这种全民护陵传统,让红色记忆融入日常生活。2025年,陵园周边社区成立红色文化志愿者联盟,创作会泽革命花灯戏,让红色故事以地方戏曲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数字赋能的跨时空传承。2023年上线的云祭扫平台,可在线查阅322位烈士的数字化档案,3D全景展示墓区实景。网友留言功能中,越南参战军人后裔写下父亲念叨了一辈子的战友,终于找到你们等感人话语,实现跨时空的精神接力。2025年,陵园与曲靖师范学院合作开发红色剧本杀《龙潭1934》,参与者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地下党人的智慧较量,使党史学习教育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探索

红色基因的时代诠释

英烈事迹的科技重现。陵园2024年落成的英烈事迹VR体验馆,通过科技手段重现蒋开榜组织武装起义的场景。游客可穿越1934年,目睹革命先烈在刑场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壮烈时刻。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震撼记忆。

红色文旅的示范标杆。作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陵园近年增设数字化导览系统,串联水城扩红遗址、尖山起义旧址等周边景点,形成红色会泽主题线路。2025年统计显示,陵园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本地餐饮、住宿业增长15%。周边民宿集群规模已达37家,真正实现红色资源变资产,绿水青山变金山

青少年德育的鲜活课堂。1993年起,龙潭烈士陵园就被列为青少年德育基地。2025年推出的行走的思政课基地,开发出六个一体验课程:走一段长征路、听一堂扩红史、看一部情景剧、种一棵纪念树、写一封初心信、制一枚红军徽章。这种实践性教育方式,深受家长和教师欢迎,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龙潭烈士陵园不仅是会泽革命史的缩影,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在这里,饮虹山的草木记得每一次呐喊,汉白玉碑承载着永恒的誓言。当夕阳洒满墓碑,山风掠过青松,那些未曾褪色的名字仍在诉说:忠魂不灭,山河永志。这座矗立在乌蒙山间的精神丰碑,正以历史深度、人文温度、创新高度的三维融合,书写着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的答卷。

龙潭英烈魂归处,赤焰山河忆忠魂

——探秘会泽龙潭烈士陵园的红色脉络与山水魄韵

相关新闻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尼珠河 NiZhuHe NiZhuHe ⋅ 1月前 (06-10)
NiZhuHe

NiZhuHe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