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尼珠河 >正文

沾益区九龙社区:滇东门户的乡村振兴范本与生态人文交响曲

NiZhuHe NiZhuHe . 发布于 2025-06-10 09:49:38 9 浏览

沾益区九龙社区:滇东门户的乡村振兴范本与生态人文交响曲

在曲靖市沾益区西北部,一座名为九龙的社区正以山水为脉、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的蝶变之路,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这里既是滇东高原的生态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沃土,更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九龙模式

山水画卷里的生态密码

一是喀斯特地貌的生态奇观。作为社区地理标志,九龙山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孕育出湖洞相连、山水相依的奇景。山体内部暗藏溶洞群,其中九龙洞经地质勘探长达三是2公里,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配合声光电技术打造的沉浸式溶洞探险项目,已成为滇东地区研学旅游新热点。山脚下的南盘江蜿蜒而过,社区沿江打造5公里生态绿道,配套湿地观景台、滨江栈道,形成春赏樱花、秋看芦苇的四季景观带。

二是生态经济链的绿色革命。依托云南省森林乡村金字招牌,社区创新实施生态银行模式:村民将3000亩林地存入合作社,通过碳汇交易每年增收80余万元。在农业领域,推广稻渔共生系统,每亩水田产出的生态稻米价格较普通品种高出40%,配套养殖的鲫鱼、泥鳅年产值达200万元。2024年启动的光伏+农业项目,在120亩设施大棚顶部铺设光伏板,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

三是智慧农业的科技赋能。走进九龙现代农业产业园,5G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覆盖80%耕地。2023年建成的农事体验馆,运用全息投影技术还原二十四节气农耕场景,游客可体验从选种到收割的全流程。园区培育的九龙蜜桃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从枝头到餐桌的品质管控,2024年单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千年文脉的现代传承

一是彝汉交融的活态文化。作为古代彝族爨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地,社区现存清代彝汉文碑刻等文物17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彝族阿细跳月舞蹈与汉族舞龙队同台献艺,形成龙腾火把的独特景观。2024年新建的非遗工坊,邀请彝绣传承人开设刺绣课堂,开发出九龙图腾系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120万元。

二是红色基因的当代诠释。社区北部的九龙山阻击战遗址,现存战壕、碉堡等遗迹23处。2023年修缮完成的红色记忆馆,运用AR技术还原1949年边纵部队战斗场景,成为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驻村工作队挖掘的一封家书故事——烈士张德林战前写给母亲的信,经改编成沉浸式话剧,2024年累计演出47场,观众超2万人次。

三是节庆经济的创新实践。社区打造的四季九龙节庆品牌,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春季举办桃花诗会,邀请诗人采风创作;夏季推出荷塘音乐节,结合直播带货销售莲藕制品;秋季开展丰收运动会,设置挑粮接力、瓜果雕刻等趣味比赛;冬季的年猪文化节,单日宰杀生态黑猪20头,带动餐饮消费超50万元。

城乡融合的治理创新

一是“1+5+X”发展模式。社区构建九龙印象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以1个核心区为引领,划分游园、乐园、田园、家园、公园5大功能区,植入亲子农场、房车营地、中医康养等12个业态。2024年开业的九龙星野房车营地,配套光伏充电桩、智能卫生间,国庆期间入住率达92%,带动周边农户销售农副产品38万元。

二是智慧社区的治理升级。作为曲靖市首批智慧社区试点,九龙社区建成数字九龙指挥平台,整合雪亮工程、地质监测、环境监测等8大系统。网格员配备的智治通”APP,实现问题上报、任务分派、结果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2024年暴雨季节,平台提前3小时预警山体滑坡风险,及时转移群众17户,避免经济损失超200万元。

三是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社区创新三金一带利益联结机制: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务工就业得薪金,带动216户农户年均增收二是8万元。2023年成立的强村公司,统筹运营集体资产,开发九龙福米”“九龙山泉6个自有品牌,2024年实现销售额8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较2020年增长15倍。

从省级森林乡村到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点,从传统农耕区到智慧康养目的地,九龙社区正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创新为砚,绘就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座滇东门户的璀璨明珠,正以昂扬之姿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相关新闻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尼珠河 NiZhuHe NiZhuHe ⋅ 1月前 (06-10)
NiZhuHe

NiZhuHe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