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尼珠河 >正文

丰碑永屹钟山巅——罗平县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与人文密码

NiZhuHe NiZhuHe . 发布于 2025-06-10 10:09:12 11 浏览

丰碑永屹钟山巅——罗平县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与人文密码

 

历史烽烟中的精神坐标

红色基因的源头活水。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始建于1955年,最初立于罗平县城新大街运动场,1984年迁至钟山乡狗街村东北的小山包。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滇桂黔边纵队罗盘支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而立,其碑文为国牺牲永垂不朽临摹毛泽东手书体,与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形成南北呼应。1977年修缮时,基座四周增设7级青石台阶和条石护栏,碑体底部刻有钟山乡革命斗争简史311位烈士名录,成为滇东地区最早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血火淬炼的革命地标。作为滇桂黔边区中心根据地的核心象征,纪念碑见证了1949年头道口子战斗的惨烈。当时,边纵部队在此阻击国民党26193师,毙伤敌军近千人,2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如今,纪念碑旁的革命文物陈列室珍藏着187件实物史料,包括郑伯克等老领导的题词和当年的作战地图,生动还原了西南小延安的战斗场景。2021年,散葬烈士墓迁移集中安葬仪式在此举行,10位烈士遗骸正式归入陵园,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精神圣地的地位。

时代更迭中的文化守望。2015年和2021年,政府两次对纪念碑进行保护性修缮和提质改造,不仅更新了安防设施,还将其纳入中共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人民英雄纪念碑头道口子战斗遗址红色教育环线。2023年划定的保护范围涵盖纪念碑、纪念广场及周边附属设施,标志着其从单纯纪念场所向综合性红色文化地标转型。

自然与人文的共生诗篇

喀斯特地貌中的红色印记。纪念碑矗立在海拔1500米的小山包上,四周被典型的滇东喀斯特峰林环绕。春日里,80亩冬桃花在山脚竞相绽放,与碑顶的红五星交相辉映;冬季来临,鲁苦村、以甲克村的油菜花田提前绽放,形成黄金花海簇拥丰碑独特景观。这种红色精神+绿色生态的空间叙事,使纪念碑成为自然美学与历史厚重感完美融合的典范。

民族风情的无声诉说。钟山乡聚居着彝、布依、苗等少数民族,其三拜六祭传统习俗与红色文化深度交融。每年清明节,各族群众身着盛装,带着自酿的米酒和五色糯米饭来到纪念碑前,用传统歌舞祭奠先烈。2024年国庆期间,当地举办重走革命路活动,参与者身着军装、徒步穿越边纵行军路线,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送郎参军的悲壮历史。

建筑美学的时空对话。纪念碑主体采用石灰石砌筑,碑身高9米,顶置0.4米高的五角星,暗含“1929年红军入滇的历史隐喻。基座方形石柱刻有富贵不能淫等题句,落款为孙文题,陈雪屏书,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地方革命实践巧妙结合。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语言,既延续了传统碑刻的庄重感,又融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成为滇东地区红色建筑的杰出代表。

红色资源的创新转化

教育矩阵的立体构建。以纪念碑为核心,钟山乡打造了一核多翼的红色教育体系:在鲁邑村复原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重现当年边纵司令部的工作场景;在狗街村修建送郎参军主题雕塑,通过艺术化叙事激活历史记忆;在头道口子战斗遗址复原战壕和碉堡,开发沉浸式战术体验课程。2021年,省委组织部四位一体项目落地后,这里新增了VR党史体验馆和红色文创工坊,年接待党员干部、学生等超过5万人次。

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当地将纪念碑与周边自然景观串联,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忆史、冬踏雪四季旅游产品。游客可在观赏冬桃花、油菜花后,前往纪念碑聆听革命故事;也可沿古邕州道徒步,探访永康桥、淑龙山寨城等古迹,感受红色文化+古驿道文化的双重魅力。2024年,以钟山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花灯戏《青竹寨》进入排练阶段,标志着红色文化从静态展示向动态演绎的跨越。

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转型。鲁邑村依托罗盘地委旧址,发展民宿和手工艺品作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0%;鸡场村冬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仅为游客提供采摘体验,还通过电商平台将革命老区冬桃销往全国。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红色基因的传承重塑了乡村文化自信,2022年钟山乡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成为革命老区振兴的典范。

永恒的精神灯塔

信仰传承的当代回响。每周一清晨,钟山乡中心小学的师生都会来到纪念碑前举行升旗仪式,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朗诵碑文,将为国牺牲的精神种子播撒心田。2024年,罗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烈士墓文字描红工程,组织志愿者定期维护碑刻,确保历史记忆永不褪色。这种常态化的纪念仪式,使纪念碑从历史符号转化为持续滋养精神的文化母体。

滇东革命的历史缩影。相较于云南其他烈士陵园,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独特性在于其双重身份:既是解放战争时期罗盘区武装斗争的实物见证,又承载着红军长征过罗平的历史记忆。碑身背面的毛泽东《长征》诗词刻石,将两个历史时期的红色叙事无缝衔接,使其成为滇东地区唯一同时纪念长征和解放战争的烈士纪念设施。这种时空叠合的特性,赋予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面向未来的精神坐标。新文旅时代,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创新。2025年,当地计划推出数字纪念碑项目,通过3D扫描技术将碑刻内容、陈列文物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资产,让全球网民都能通过云端触摸历史。与此同时,纪念碑周边规划建设红色研学营地,引入红色剧本杀”“沉浸式党课等新业态,推动红色文化从参观式参与式转变。

1955年的奠基到2025年的蝶变,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始终是滇东大地的精神灯塔。它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当金色花海与红色丰碑交相辉映,当传统民俗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这座屹立在钟山之巅的纪念碑,正以其独特的历史厚度、文化温度和创新力度,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英雄史诗。

相关新闻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尼珠河 NiZhuHe NiZhuHe ⋅ 1月前 (06-10)
NiZhuHe

NiZhuHe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