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丰碑映青山——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的永恒记忆
血色丰碑映青山——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的永恒记忆
金碑铭刻长征史诗
建筑奇观
三绝撼人心魄
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以独特的建筑美学与自然奇观闻名遐迩。碑身为三角立柱体,象征红军三大主力紧密团结、坚不可摧。其设计蕴含深意
碑体通亮如锻烧之金,五里之外清晰可见,此为“金碑泛光”;雨后放晴时,彩虹横跨金碑上空,形成“双虹挂彩”的壮丽景象;夏季雷雨夜,主碑在漆黑中泛出微光,恰似“瀑雨泛金”,被当地百姓视为红军英烈的精神显化。这种将建筑艺术与自然现象完美融合的设计,在我国建碑史上堪称一绝。
烽火印记
长征路上的红色坐标
1936年4月3日,红二军团在贺龙率领下进驻松林镇,正值赶集日。红军战士严守纪律,不仅向群众宣传“打富济贫、北上抗日”的主张,还帮助百姓挑水、劈柴,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在清水沟白栗树丛中召开的镇反大会,以及红军留下的“打倒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标语,成为长征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鲜活注脚。如今,纪念碑所在的松林古城北门,仍留存着当年红军驻扎的历史痕迹,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军民鱼水
一座丰碑的情感根基
红军在松林期间,当地百姓自发为战士打草鞋、缝补衣服,许多人家腾出房屋供红军住宿。这种水乳交融的军民情谊,在1976年原盘江公社建立“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纪念碑时得到永恒铭记。2008年,松林村委会筹资10万元对纪念碑进行修缮,村民们主动参与义务劳动,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份红色记忆。
红色圣地的多维魅力
古驿新颜
千年古镇的时空对话
松林社区古称“黑松林”,自秦朝五尺道开通以来,便是西南交通要塞。古城墙、文昌阁等古迹与红军长征纪念碑交相辉映,形成“古驿红魂”的独特景观。漫步古镇,青石板路上仿佛还回响着红军战士的脚步声,百年老宅的雕花门窗间,依稀可见当年红军宣传队书写标语的身影。
生态画卷
山水之间的红色印记
纪念碑所处的盘江镇,四周环山,植被茂密。春日里,漫山遍野的马樱花如火如荼,与金色碑体相映成趣;秋日时分,层林尽染,纪念碑在红叶的簇拥下更显庄严肃穆。周边的珠江源风景区、海峰湿地等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相得益彰,形成“红+绿”的旅游环线。
民俗传承
红色基因的活态延续
当地至今流传着“一个银元”“两把水壶”等红军故事,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记忆,成为长征精神在松林代代相传的生动载体。每年清明、国庆等节日,村民们都会自发来到纪念碑前,以传统民俗活动祭奠先烈。布依族的“三月三”歌会、彝族的火把节等民俗活动,也融入了红色文化元素,让红色基因在乡土文化中焕发新生。
从历史地标到精神高地
教育阵地
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
2022年,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被列为“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曲靖”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与周边的红寨村红军长征纪念碑、“九·五”起义纪念馆等共同构成红色教育矩阵。近年来,这里年均接待党员干部、学生及游客超过5万人次,通过现场教学、情景党课等形式,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
文化创新
红色IP的时代表达
沾益区以长征文化为核心,打造了《杜鹃花红》等红色教育片,并创作了大型红色情景剧《九五星火》,将红军故事搬上舞台,引发强烈反响。同时,通过短视频、VR体验等新媒体手段,让年轻一代更直观地感受长征精神的力量。
乡村振兴
红色引擎的发展动能
依托红军长征纪念碑,盘江镇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兴起。当地村民将传统手工艺与红色文化结合,推出红军草鞋、长征主题刺绣等特色旅游商品,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红色旅游不仅让村民增收致富,更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守护红色遗产的未来
保护升级
从单体维护到系统传承
2023年,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提出,要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曲靖段)建设的机遇,对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等革命遗址实施系统性保护开发。目前,纪念碑周边已划定保护范围,并计划建设红军长征主题展览馆,进一步挖掘和展示长征历史文化内涵。
文旅融合
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沾益区正整合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边纵第六支队九龙山阻击战纪念碑等红色资源,规划“长征记忆”主题旅游线路,串联珠江源风景区、海峰湿地等自然景点,形成“红色研学+生态体验”的复合型旅游产品。预计到2025年,该线路将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成为曲靖红色旅游的新名片。
数字赋能
让历史可触可感
借助数字化技术,沾益区对红军长征在松林的历史进行全景式记录,开发了线上虚拟展馆和AR导览系统。游客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红军在松林的3D场景还原,聆听当年的革命故事,实现“线下参观+线上延伸”的沉浸式体验。
站在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前,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灵秀之气扑面而来。这座金色丰碑不仅是对红军长征的永恒纪念,更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它见证了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承载着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无论是追寻红色记忆的朝圣者,还是探索自然之美的旅行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共鸣。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等你来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约。
- 上一篇: 何桂珍:晚清风云中的忠义传奇
- 下一篇: 沾益松林红军长征纪念碑:红色丰碑映松林 长征薪火耀乌蒙
相关新闻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四个“世界之最”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风光与无数挑战——探秘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之旅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