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尼珠河 >正文

珠江源头的星火:曲靖第一位中共党员金耀曾的革命人生

NiZhuHe NiZhuHe . 发布于 2025-06-10 10:15:09 11 浏览

珠江源头的星火:曲靖第一位中共党员金耀曾的革命人生

 

少年觉醒:书香门第走出的叛逆者

1905年暮春,云南曲靖三宝乡三百户营村的马帮铃声惊醒了沉睡的古宅。金维汉将次子抱在膝头,指着院中青砖墙上斑驳的"明德修身"四字说:"咱们金家,要出个读书明理的人。"彼时的他未曾想到,这个被唤作耀曾的婴孩,日后会成为滇东高原点燃革命星火的第一人。

金耀曾的童年浸润在墨香与铁血交织的氛围里。私塾先生的戒尺敲在《论语》竹简上发出笃笃声响,兄长金述之枕边的《民报》却藏着另一个世界——重九起义的硝烟、蔡锷将军的佩剑,这些碎片拼凑成少年心中最初的图景。1917年金父病逝时,12岁的耀曾跪在灵柩前发誓:"要让穷人家的孩子都能念书!"

南下寻路:在黄埔的风雨中淬炼信仰

1926年仲夏的滇越铁路车厢里,21岁的金耀曾挤在衣衫褴褛的劳工中间。他怀里揣着兄长变卖家产换来的三十块银元,口袋里装着半本翻烂的《新青年》。当轮船驶入珠江口时,这个生长在云贵高原的青年第一次见到大海,也第一次听说了"大沙头政治训练班"的名字。

在周恩来主持的课堂上,金耀曾常常忘记记录。他永远记得那个雷雨之夜,恽代英跺着泥泞的操场高喊:"农民兄弟手里的锄头,就是推翻旧世界的钢枪!"这声音穿过暴雨,在他灵魂深处炸响惊雷。三个月后,当他对着党旗宣誓时,袖口还沾着印刷传单的油墨。

北伐烽火:连队党代表的生死抉择

1926年冬,南昌城头的寒风刺骨。金耀曾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连队党代表,带着士兵们唱着《国际歌》冲锋陷阵。战壕里的篝火映着他胸前的党徽,也映亮了墙上海报上"打倒列强"的血红大字。

"四一二"的枪声撕裂了南昌城的夜空。金耀曾将最后一粒子弹推上膛时,耳边响起了周恩来的告诫:"革命者要像柳树,插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他带着六名同志趁着夜色泅渡赣江,毛笔在渡口折断的瞬间,他知道笔杆的时代结束了。

暗夜星火:旧州小学的秘密战场

1929年秋日的陆良旧州小学,书声琅琅中暗藏玄机。金耀曾白日里教孩童描红,夜晚则在油灯下编撰《农民识字课本》。"贪官手杖八丈长"的歌谣从学堂传到田间,连方圆几十里的马帮客都会哼上两句。他自制的松明火把照亮了彝族猎手的脸庞,也点燃了他们心中反抗的火种。

最惊心动魄的是争取方鹤鸣的夜晚。第七次踏入匪巢时,金耀曾带着两坛陈年苞谷酒。当刀疤脸的匪首举着火把逼近时,他平静地说:"要钱还是要命?要命就跟共产党干!"三天后,三百名身背火枪的汉子举起右手,山洞里回荡着入党誓言的回声。

血色黎明:陆良暴动的悲壮史诗

1930430日凌晨,板桥公安分局的铁门在铁锤敲击下吱呀作响。金耀曾一脚踹开大门,驳壳枪喷出的火舌照亮了墙壁上的"青天白日"标识。当乡亲们涌进粮仓哄抢粮食时,他发现小战士王小柱抱着机枪瑟瑟发抖,一把夺过枪管吼道:"怕什么?背后就是西山!"

暴动失败后,他在南盘江畔烧毁党员名册。跳动的火光中,他仿佛看见父亲在私塾授课的身影,听见兄长在战场上的怒吼。混入难民潮时,他把《共产党宣言》缝在内衣夹层,任凭虱子在身上啃噬。

暗夜坚守:教书匠的革命火种

1937年抗战爆发时,金耀曾站在昆明承华小学的讲台上。他教孩子们唱《义勇军进行曲》,数学课变成军事课:"一挺马克沁机枪每分钟600发子弹,两小时能封锁多宽的防线?"特务突袭平民夜校时,他抱着油印机跳进粪坑,浑浊的污水漫过鼻尖,怀里的传单依然干燥。

1942年深秋,肺痨侵蚀着他的身体。弥留之际,他让妻子杨静珊扶他到窗前。窗外梧桐树上,杜鹃鸟正啼出血色的黎明。他用铅笔在日历背面写下最后的话:"告诉穗儿,爹爹种的映山红开了......"

星火燎原:永不熄灭的精神遗产

如今的三宝乡三百户营村,金耀曾故居前的石榴树已亭亭如盖。村史馆里陈列着他编写的歌谣手稿,泛黄的纸页上依稀可见泪痕斑斑。每年清明,总有戴红领巾的孩童来到这里,听老人们讲述那个举着火把穿越黑夜的故事。

这位曲靖最早的共产党员,用37年生命诠释了何谓信仰。正如南盘江水终将汇入珠江,他的革命火种早已融入民族复兴的长河。每当珠江源头传来杜鹃啼鸣,人们仿佛看见那个戴着眼镜的教书先生,依然走在播种光明的路上。

相关新闻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尼珠河 NiZhuHe NiZhuHe ⋅ 1月前 (06-10)
NiZhuHe

NiZhuHe

TA太懒了...暂时没有任何简介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