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滇东门户的千年文脉与现代交响
麒麟区:滇东门户的千年文脉与现代交响
在滇东高原的怀抱中,麒麟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南盘江上游。这座以祥瑞之兽命名的城市,既是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一部镌刻着千年文明的立体史书。从3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发源地,到如今滇中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麒麟区正以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稻作源头到爨文化高地
麒麟区的文明基因深植于远古稻田。考古发现,这里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形成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潇湘平坝出土的碳化稻谷见证着“滇东粮仓”的悠久历史。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的传奇,为这片土地注入智慧与勇气的精神底色;爨宝子碑的斑驳碑文,则将魏晋时期的爨文化永远定格在“南中瑰宝”的荣耀中。
如今,潦浒古镇的千年窑火仍在燃烧。这座以陶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小镇,正通过“以陶为魂、以爨为肌”的改造计划,让古窑遗址与现代艺术工坊对话。总投资15.4亿元的潦浒古镇开发项目,已建成7.2公里陶艺风光带,青年创业园里,新一代陶艺师正用柴烧技艺创作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作品,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机。
从传统农耕到产业新城
在麒麟区越州镇的蓝莓种植基地,现代化分拣线上的蓝莓正被打包发往全国。依托高原特色农业优势,这里构建起“品种研发-种植示范-精深加工”的蓝莓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亿元。而在三宝街道的樱桃园里,游客穿梭于果树间体验采摘乐趣,带动周边农家乐日均接待量超千人,生动诠释着“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
城市经济同样活力四射。麒麟南路吉庆桥畔,90余个规范摊位组成的地摊经济带,既保留着市井烟火气,又通过“统一划线、定时定点、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成为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本。夜幕降临时,南市夜街的200余个摊位灯火通明,羊汤锅、烤豆腐的香气中,升腾着夜经济的蓬勃生机。
从绿水青山到宜居之城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考题,麒麟区以“标本兼治”的决心推进系统治理。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忠文多次深入潇湘江流域调研,要求严格落实河长制,确保南盘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在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中,全区建成智能监测点位32个,实现重点林区24小时动态监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城市绿化也在提质升级。寥廓山森林公园经过生态修复,新增樱花谷、梅园等景观片区,成为市民休闲的“城市绿肺”。而信义节能玻璃等绿色制造项目的落地,则彰显着产业转型的决心——通过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从教育医疗到基层治理
在麒麟区,民生支出占财政预算的70%以上。教育领域,曲靖一中麒麟学校二期工程即将投用,集团化办学改革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多家庭;医疗方面,区人民医院“一院两区”建设加速推进,7家省级示范中医馆构建起“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基层治理创新同样可圈可点。群团联盟通过“党建+资源整合”模式,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力量拧成一股绳:沿江街道的“家门口招聘会”解决2000余人就业,美妆培训让300名农村妇女掌握新技能;在启智爱心学校,定期开展的“蔬送爱心”活动传递着社会温暖。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麒麟区正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生态为底、民生为本,书写着滇东门户的崭新篇章。从寥廓山巅俯瞰,这座千年古城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充满现代的活力,正如其名——祥瑞之地,未来可期。
- 上一篇: 麒麟区桂芳巷10号院:滇东北革命星火的策源地
- 下一篇: 云南省富源古敢乡补掌村:水族乡水五寨之一
相关新闻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四个“世界之最”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风光与无数挑战——探秘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之旅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