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红韵古村的新生华章
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红韵古村的新生华章
在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藏着一颗熠熠生辉的乡村明珠——三百户营村。它以独特的红色文化为底色,融合丰富的历史底蕴、秀美的自然景观与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红军过境留下的精神财富。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途经曲靖,三百户营村便成为了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与承载地。红军过楼、红军街等遗迹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故事。当时,红军在村中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打土豪、分浮财,开仓济贫,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与支持,也为村子注入了红色基因,这种精神财富成为了村子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
曲靖籍第一个党员的故乡。三百户营村是曲靖籍第一个党员的故乡,这一特殊身份为村子增添了浓厚的红色底蕴。这位党员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当地人民追求光明与解放的道路,引领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革命事业,也让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不忘历史,传承红色血脉,坚守信念,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三百户营村打造了曲靖市唯一的学校党群教育服务中心,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学校师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纷纷前来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人们在这里重温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这不仅让村子的红色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还为村子带来了人气与关注度,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厚重历史与独特建筑的交融
军屯文化的沉淀。三百户营村有着深厚的军屯文化基础。明朝洪武年间,大量军队南下屯田戍边,部分军人在此落地生根,形成了独特的军屯文化。这种文化在村子的布局、建筑风格以及居民的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村子的街道规划整齐有序,房屋建筑注重防御功能,体现了军屯文化对村庄发展的深远影响,也展现了古代军屯制度在边疆稳定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古代军屯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实例。
法式天主堂的独特魅力。村中的法式天主堂堪称一绝。它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由法国传教士樊明甫设计建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42平方米,为两层楼的青砖瓦房,屋檐下置回廊,共有4开间。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法式建筑的优雅与当地建筑特色,百年来一直保存完好。它不仅是曲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成为了村子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为村子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历史底蕴。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除了法式天主堂,村中还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这些古建筑风格各异,既有传统的砖木结构,又有精美的雕刻装饰,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与独特的审美风格。村里高度重视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通过修缮维护、合理利用等方式,让古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部分古民居被改造成民宿、博物馆、文化展示厅等,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生活,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融合,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资源的馈赠与绿色发展
丰富的自然资源。三百户营村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它背靠乌蒙山,东有清新秀美的高原水乡、巍峨叠嶂的朗目山,南有“调节卫士”麒麟湖、雅致精巧的陶瓷特色小镇,北有磅礴壮阔的潇湘河、东湖秋月的万亩人工湖,西有恬静悠宁的三宝温泉,周边生态基础卓越,旅游资源丰富。村子内部绿树成荫,花草芬芳,田园风光旖旎,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乡村旅游的兴起。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三百户营村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村里打造了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将红军广场、红军过楼、红军街、红军井等景点串联起来,还开发了特色民宿、农家乐、农事体验等项目,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村里的农产品也打开了销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在发展过程中,三百户营村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村里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进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工作,提高村庄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通过绿色发展的实践,村子不仅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绿色财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如今的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正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秀美的自然景观与蓬勃的发展态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不仅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的典范,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 上一篇: 沾益玉林山烈士纪念园:青山忠魂映滇东
- 下一篇: 麒麟区珠街街道八塔台墓群: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
相关新闻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四个“世界之最”
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风光与无数挑战——探秘宣威尼珠河大峡谷的非凡之旅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的历史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
- 精彩新闻